河南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
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專用紙
第 1,113 號
關于支持專用汽車暨裝備制造產業發展的建議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圍繞建設制造業強省,提出壯大先進裝備等7個先進制造業集群28個重點產業鏈。陜州區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緊緊依靠科技創新,全力打造專用汽車暨裝備制造產業集群。
陜州區本土企業河南駿通車輛有限公司始建于2005年3月,是國內單廠綜合產能、技術創新、工藝裝備智能化、綜合管理信息化能力最強的專用車制造企業。產品涵蓋自卸車、半掛車、罐式車、汽車起重機、隨車起重機、冷鏈物流運輸車、多輪驅動特種車7大系列200多個品種。目前,駿通公司已具備省級研發平臺資質,且在研發創新方面持續發力,僅2023年就取得了10項新產品研發成果,榮獲3個發明專利、4個實用新型專利。2023年11月,省委樓書記到駿通公司專題調研,給予高度評價,指出要以關鍵技術、關鍵零部件為牽引,帶動全產業鏈發展,打造產業集群、產業生態,努力形成東有宇通、西有駿通的裝備制造產業格局。目前,陜州區裝備制造產業發展勢頭強勁,龍頭企業帶動效應明顯,未來前景廣闊。
為進一步拉長產業鏈條,更好發揮龍頭企業作用,帶動上下游配套企業集群發展,努力打造全省最大的專用車研發制造基地。建議:一是希望省級有關部門給予支持,助力企業成功打造國家級專用汽車研發中心,推動以研發創新強化產品優勢,不斷增強市場競爭力。二是希望加大省級制造業產業發展基金對我區的傾斜力度,支持我區專用汽車暨裝備制造產業延鏈強鏈、集群發展。
豫科案〔2024〕2號 簽發人:張 銳
辦理結果:A
對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
第1113號建議的答復
李軍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支持專用汽車暨裝備制造產業發展的建議》收悉。經認真研究,現答復如下。
您在建議中提出的助力企業打造國家級專用汽車研發中心,推動以研發創新強化產品優勢,不斷增強市場競爭力,契合全省專用汽車暨裝備制造產業發展實際,對推動全省專用汽車暨裝備制造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專用車作為汽車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省科技廳圍繞專用汽車暨裝備制造產業創新需求,依托基礎優勢,統籌創新資源,謀劃實施省重大科技專項,組織開展研發攻關,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協同的技術創新體系,全省專用汽車暨裝備制造產業自主創新能力持續增強。
一是謀劃實施重大創新項目,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圍繞新能源環衛專用車領域,謀劃實施了省重點研發專項“新能源環衛專用車底盤上裝一體智能控制關鍵技術開發及產業化”項目,針對新能源環衛專用車上裝智能化程度低等技術難題,在多源信息融合感知及底盤上裝一體化智能控制技術等方面開展技術攻關,將有效提升純電動環衛車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圍繞新能源道路養護專用車領域,謀劃實施了省重點研發專項“新能源道路護欄養護專用作業車輛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項目,將通過開發純電動雙側多功能道路護欄清洗車輛系列化產品,建立起完整的功能部件研發和配套能力,實現道路護欄養護專用作業車輛的新能源化、整車工作裝置模塊化和操控系統智能化。圍繞專用車智能控制領域,謀劃實施了省重點研發專項“專用車智能控制系統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項目,針對專用車電驅動系統高功率密度電驅設計技術、高效率控制技術等“卡脖子”技術開展研究,研發車電機驅動控制系統等產品,彌補專用車輛核心零部件關鍵領域短板,實現進口替代。
二是布局搭建重大創新平臺,構建產業創新體系。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通過搭建高層次研發平臺和機構,推動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聯合研發攻關機制,提高產業自主創新能力。發揮河南駿通車輛有限公司在專用車制造領域的創新優勢,支持駿通公司建設了“河南省特種專用車輛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同時支持駿通公司聯合英國多輪驅動、芬蘭卡特科公司建設了“河南省柔性多驅汽車列車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圍繞新能源商用車和環衛車領域,組織宇通等龍頭企業牽手上下游企業、相關高校和院所,組建了創新聯合體。截止目前,全省專用汽車領域累計建設10余家省級創新平臺,為全省專用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技術研發服務和人才保障。
三是建設完善產學研融合體系,培育壯大創新主體。省科技廳建設完善“微成長、小升高、高變強”梯次培育機制,深化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發揮“科技貸”的科技金融支持作用,培育了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專用車創新型企業。近年來,通過“科技貸”業務為鄭州博歌車輛有限公司等專用車領域企業辦理低息貸款2000萬元。截止目前,全省專用汽車領域累計培育創新龍頭企業1家、瞪羚企業1家、高新技術企業4家。
下一步,結合您的建議和前期工作基礎,省科技廳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進一步為全省專用汽車暨裝備制造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一是構筑高能級創新平臺,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依托行業龍頭骨干企業和科研優勢突出的高校、科研院所,新組建一批符合產業轉型升級需求的省技術創新中心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動對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體系,加強與國家部委的溝通對接,整合裝備制造等優勢領域創新資源,積極爭創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國家級重大創新平臺。聚焦專用汽車暨裝備制造等重點產業,新命名建設一批省中試基地,加快形成覆蓋全省的中試基地網絡體系。加強與國內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技術合作,引進培育領軍人才和技術骨干,為專用汽車暨裝備制造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二是突出重大項目引領,推動關鍵技術攻關。強化有組織科研,突出重大項目引領,健全“集中論證、季度論證、專題論證”相結合的重大創新項目常態化實施機制,完善“揭榜掛帥”“備案制”“委托制”“賽馬制”等項目組織方式。試點設立創新聯合體產學研聯合基金,由創新聯合體、省財政、社會資本多元出資,支持創新龍頭企業聯合高校、院所和上下游企業協同創新,開展關鍵核心技術、共性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應用。圍繞專用汽車暨裝備制造等重點產業領域,征集梳理重大創新需求,建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庫,謀劃實施新一輪省重大科技專項和重點研發專項,力爭突破一批產業共性技術和“卡脖子”技術難題,著力打造創新標桿,形成產業示范。
三是出臺助企惠企政策,激發企業創新活力。研究制定《科技助企惠企政策新十條》,高質量推進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以研發投入占比或增速為基準對重點企業開展獎補,引導專用汽車暨裝備制造領域企業持續穩定加大研發投入。高標準實施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等財稅政策,對研發經費支出靠前的企業提供“一對一”“手把手”精準培訓服務,推動科技惠企政策應享盡享。探索“編制待遇在高校(院所),工作在企業一線”的科技人才靶向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模式,選派科技副總,引導高層次人才向專用汽車暨裝備制造領域企業流動。
四是營造一流創新生態,推動科技服務落地落實。進一步完善科技服務綜合體運行機制,深入專用汽車暨裝備制造等重點產業科研一線,主動發現需求、提供服務,實現快速響應、限時辦理。將科技服務綜合體信息管理平臺作為省重大創新項目和創新平臺征集的主要渠道,常態化征集企業、高校、院所等創新需求,為各類創新主體提供“一站式”服務。強化協同聯動,將科技服務綜合體和“三個一批”“萬人助萬企”、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等結合起來,形成跨部門、跨領域、跨業務的科技服務綜合網絡,通過辦實事、解難事,充分釋放科技創新新動能。
感謝您對科技創新工作的支持!
2024年6月4日
聯系單位及電話:河南省科學技術廳 0371-86548303、18538030917
聯 系 人:李朋勇
郵政編碼: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