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瞄準國際標準提高水平。
一、基本定義
先進制造的具體內涵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技術創新的不斷迭代在持續變化,通俗的描述先進制造,是指運用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新流程、新生產組織方式對勞動對象進行安全、高效、清潔加工制造從而形成社會所需要的高質量、高性能工業產品的過程。
美國2011年發布《國家先進制造戰略規劃》中對先進制造的描述,即:運用和調度(coordination)信息、自動裝置、計算、軟件傳感、網絡,以及運用基于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等眾多學科而實現的新材料和新功能,如納米技術、化學和生物學的一系列活動,包括制造現有產品的新方法和制造由新型先進技術催生的新產品等兩個方面。
二、技術創新發展趨勢
當前,制造業向著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轉變,重點體現在制造系統、產品表達和生態服務三個方面。
1.制造系統
在制造系統方面,體現在通過數字仿真、柔性制造、增材制造、數字孿生等技術的實施,實現現實制造與虛擬制造的互動。
2.產品表達
在產品表達方面,從最初的CAX技術運用,實現了產品數字化,材料基因組計劃,推動材料表達實現了數字化,隨著液態金屬機器人等技術創新,產品和材料向智能化發展。
3.生態服務
先進制造領域的生態服務從設備的遠程診斷,到機器學習技術應用推動智能決策系統建設,工業互聯網技術應用推動龍頭企業進行垂直整合,建設全產業鏈的智能化產業服務生態。
三、先進制造業的產業發展趨勢
全球先進制造業呈現出波動式上升發展態勢,全球制造業發展重心集中在歐美日等少數發達國家和中國。
四、世界主要國家政策
1.美國
2011年出臺《美國先進制造業領先戰略》報告,開展先進制造伙伴計劃(AMP)。2012年發布《獲取先進制造業國內競爭優勢》(AMP1.0報告),建設國家制造業創新網絡(NNMI)。2014年發布《美國制造業及創新復興法案》。2018年頒布《美國先進制造領導力戰略》,明確先進制造是美國經濟實力的引擎和國家安全支柱。
2.德國
2013年提出“工業4.0”概念,隨后被列入德國政府《德國2020高技術戰略》中十大未來項目之一。“工業4.0”涵蓋了制造業、服務業和工業設計等多方面內容,旨在開發全新的商業模式,挖掘工業生產和物流模式的巨大潛力。
3.日本
日本在2002年以來,以《日本制造業白皮書》的形式推動先進制造業發展,每年提出具體的工作目標。如2018年提出“互聯工業”為目標,即通過人工智能和數字信息技術,實現物與物、人與機器、企業與企業間的連接和協作,進而創造出新的附加值。2020年重點是以數字技術適應巨變態外部環境,提高日本制造企業動態適應能力。
五、我國推動先進制造的主要政策
(一)中國制造2025
2015年,我國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提出了“一二三四五十”的總體結構:“一”,就是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變,最終實現制造業強國的一個目標 。“二”,就是通過兩化融合發展來實現這一目標。“三”,就是要通過“三步走”的一個戰略,大體上每一步用十年左右的時間來實現我國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變的目標 。“四”,就是確定了四項原則。第一項原則是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第二項原則是既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第三項原則是全面推進、重點突破。第四項原則是自主發展和合作共贏。“五”,實行五大工程,包括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的工程、強化基礎的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綠色制造工程和高端裝備創新工程。“十”,就是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十個重點領域 。
(二)“十四五”以來出臺的部分發展規劃
——《“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
——《“十四五”醫療裝備產業發展規劃》
——《“十四五”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規劃》
——《“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
——《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
——《工程機械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
(三)部分省(市)出臺的先進制造業“十四五”規劃
——上海市先進制造業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年9月)
——廣東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年9月)
——江蘇省“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規劃(2021年9月)
——浙江省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十四五”規劃(2021年11月)
——湖南省先進制造業集群“十四五”發展規劃(2022年3月)
——重慶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年7月)
——河南省“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規劃(2021年12月)
——北京市“十四五”時期高精尖產業發展規劃(2021年8月)
(四)我省“十四五”制造業規劃
到2025年目標:
——規模以上制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左右;
——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30%以上;
——新興產業占制造業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
——傳統產業新型化率達60%以上;
——新興產業規模達到2.6萬億元;
——未來產業突破3000億元。